恒正网-配资开户|网上配资|配资炒股开户

配资操盘 最高法工作报告起草组负责人余茂玉:支持民营企业反腐 目前在推动完善相关立法

发布日期:2024-07-27 06:41    点击次数:173

  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的决议配资操盘。

  《中国经营报》记者注意到,《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提出,助力加强金融法治建设,加大对资本市场财务造假、欺诈发行、操纵市场等违法行为判罚力度。《报告》披露了审理易安财险破产重整案以及我国境内首宗个人破产案审结执结情况。

  《报告》还明确提出,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依法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合法权益。力解中小企业急难。推动清理拖欠中小企业账款,执行到位金额187.8亿元。

  日前,《中国经营报》记者就《报告》中的“助力加强金融法治建设”和“依法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采访了最高法办公厅副主任、《报告》起草组负责人余茂玉。

  加强金融领域诉源治理,不能就案办案

  余茂玉解读《报告》时表示,金融是国民经济的血脉。近年来,金融案件连年增多,2023年全国法院审结金融案件303.2万件,同比增长8%。“人民法院坚持能动司法,一体推进解纠纷、防风险、促治理,做了大量工作。”

  记者注意到,《报告》提到审理易安财险破产重整案,引入实体企业投资35亿余元,清偿全部债权,众多投保人利益得到保护,市场化法治化手段助力企业“破茧重生”。

  “比如,通过破产重整方式助力化解金融风险。”余茂玉表示,易安财险重整案是全国首例保险公司破产重整案。法院指导管理人制定破产重整方案,三个月内完成破产重整工作,债权全部得以清偿,7000多名投保人利益没有受到损害。“类似这样的案件还有很多,涉及房地产等不同领域,法院积极引导可重整的不清算,对化解风险、稳定就业发挥了重要作用。”余茂玉说。

  《报告》提出,加大对资本市场财务造假、欺诈发行、操纵市场等违法行为判罚力度。某新三板公司在股票发行中虚增营收3亿元、少披露银行借款10亿元,欺诈增发股份,法院判令其赔偿投资者4900万元,公司高管承担最高100%连带责任,疏于核查验证的中介机构承担20%连带责任。

  “比如,依法促进规范资本市场秩序。”余茂玉解读《报告》说,一些公司财务造假、欺诈发行、操纵市场,严重扰乱资本市场秩序,损害广大投资者权益,也影响市场信心。《报告》提到的上述案例,法院不仅判令公司赔偿投资者,同时判令公司高管和疏于核验查证的中介机构承担连带责任,让那些在资本市场违法“圈钱”者、助纣为虐者付出沉重代价。

  《报告》提出,助力加强金融法治建设,一体做实解纠纷、防风险、促治理,2023年全国法院审结金融案件303.2万件,同比增长8%。

  余茂玉解读说,加强金融领域诉源治理,坚持能动司法、不能就案办案。法院在依法办理金融案件的同时,深入分析案件反映出的金融领域治理问题,及时作出预警,助力全面加强金融监管。《报告》提到,针对信用卡和保证保险合同纠纷持续增长反映出的问题,最高人民法院分别向有关部门发出2号、4号司法建议,促进提升金融监管的针对性、实效性,收到良好效果。

  支持民营企业反腐,目前在推动完善相关立法

  《报告》提出,依法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制定优化法治环境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27条意见,把依法平等保护原则融入司法政策、落到个案办理,以法治的确定性助力提信心、稳预期、促发展。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持续优化民营经济发展法治环境,是人民法院义不容辞的政治责任、法治责任、审判责任。”余茂玉说,《报告》在这方面进行了比较详细的介绍,充分体现依法平等保护的做法和成效。比如,有力支持民营企业反腐败、“打内鬼”。民营企业对这方面的问题比较关注,非常需要执法司法部门的支持。2023年法院审结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职务侵占案件6779件8124人,案件数跟上一年相比增长了将近30%。余茂玉透露,目前最高法在推动完善相关立法。

  《报告》显示,对658家涉案民营企业适用刑事合规程序,依法从宽处罚的同时,充分运用第三方监管机制,促其合规经营。

  谈到深化涉案企业合规改革时,余茂玉说,有的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在创业发展过程中,因管理不当、违法经营等陷入困境。罚是要罚,但“不能罚死”。对于符合条件、可以挽救的企业,法院促其合规整改、规范发展。比如,某创业板上市公司在检察环节合规整改未达标被公诉,法院并未一判了之,而是推动该公司真合规真整改,经评估合格,免予刑事处罚。该公司合规后逐步恢复生产经营,2023年实现产值近3亿元,数百名员工全额发放工资、缴纳社保。法院还把合规改革从刑事领域拓展至民事、行政、执行等领域,去年办理了1711件相关案件,促使一批企业走上合规经营之路,走上健康发展之路。

  相关链接

  最高人民法院2024年工作安排

  第一,坚持能动司法,紧扣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履职尽责。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依法严惩危害国家安全、公共安全等犯罪,推进扫黑除恶常态化,严厉打击整治电信网络诈骗、跨境赌博等犯罪。保持惩治腐败犯罪高压态势,加大对行贿犯罪惩治力度。严格保护知识产权并促进转化运用,依法服务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强个人信息保护,完善数字权益保护规则。加大破产案件审理力度,充分发挥“积极拯救”和“及时出清”功能。深化涉案企业合规改革,持续优化民营经济发展壮大法治环境。妥善处理房地产开发、配租配售等合同纠纷,积极服务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加强妇女、儿童、老年人、残疾人等合法权益保障。

  第二,狠抓提质增效,加快推进审判工作现代化。深化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制定人民法院“六五”改革纲要。全面准确落实司法责任制,进一步做实院庭长“阅核”。完善法官逐级遴选制度,推进员额和编制跨地域统筹使用。深化知识产权、环境资源、未成年人等审判领域刑事、民事、行政“三合一”改革。做实“有信必复”工作,加强信访源头治理,做好矛盾实质化解。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促推诉源治理,做实指导调解,大力创建“枫桥式人民法庭”。加强审判监督指导,优化深化符合司法规律的审判管理,建好用好“人民法院案例库”,做实做优“法答网”。

  第三,完善监督体系,着力锻造堪当重任的法院铁军。自觉接受人大监督和各方面监督,深入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坚定不移正风肃纪反腐,开展集中性纪律教育,持续落实好防止干预司法“三个规定”,推进司法作风问题专项整治,严惩司法腐败配资操盘,加强法院廉洁文化建设,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以廉洁司法确保公正严明司法。